2025-03-29 08:03:42 来源:富宝资讯 打印
国际 动 态
1、联合国:美加征关税将影响全球经济当地时间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特朗普加征关税将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我想我们谈过关税的问题,我们的立场是不变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全球经济中,重要的是联合国会员国是通过建设性接触,通过联合国或者其他机制,来解决他们的贸易争端。我们看到一些国家提高关税,这将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央视新闻)
2、1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3%3月28日上午,中国贸促会召开3月份月度发布会,对外发布了2024年和2025年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3%。从综合指数看, 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3%,环比上升1.8%。数据还显示,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有11个月处于高位,指数月均值同比上升18个点,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仍非常严峻。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2024年,美国、欧盟、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半数及以上月份指数居高不下,特别是美国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有超过半年时间名列榜首。(央视新闻)3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3947亿元人民币(等值24198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6420亿元人民币(等值10631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97527亿元人民币(等值13567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6%。2024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2.8%,债务率为63.8%,偿债率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4、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2025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6861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7888亿元,进口13250亿元,顺差4638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273亿元,进口3451亿元,逆差1178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764亿元,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583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009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24亿元。
5、外汇局: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38亿美元外汇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71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3394亿元。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0213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0932亿元。按美元计值,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3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49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74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33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4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87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0.5亿美元,金融账户逆差1874亿美元。
6、美国核心PCE年率高于预期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2.8%,为2024年12月以来新高,高于市场预期的2.7%;月率录得0.4%,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高于市场预期的0.3%。美国2月PCE物价指数年率 2.5%,预期2.50%,前值2.50%;月率 0.3%,预期0.30%,前值0.30%。
7、强震已致缅甸144人死亡 缅甸领导人呼吁国际援助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在媒体发表讲话说,缅甸中部当天发生的强烈地震已致144人死亡、732人受伤。敏昂莱同时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 敏昂莱说:“我郑重邀请所有国家、组织、民众,只要愿意帮助缅甸受灾群众,我们都真挚欢迎。”他还表示,由于需要广泛开展救援工作,希望缅甸民众尽其所能伸出援手。(新华社)
8、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逾两年低点随着对关税的担忧持续发酵,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逾两年低点,长期通胀预期跃升至32年高点。密歇根大学表示,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从2月的64.7降至57,较初值57.9有所回落,也低于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估中值。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5到10年的年通胀率为4.1%,为1993年2月以来最高,较初值3.9%上升。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为5%,创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 内 财 经
1、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会议强调,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压实责任,健全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确保清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坚决遏制新增拖欠。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优化口岸开放布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要打造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沿海、边境、航空、内河口岸,加快建设重点枢纽和区域节点口岸,推动边境口岸扩能提质,拓展专业口岸功能,推进集约智能口岸建设,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度,全面增强口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使口岸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2、国办: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发展改革、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按规定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时,要加强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核。行业主管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要加强涉企收费项目评估论证,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明确职责、依据、范围、标准、规则等;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清理违规收费政策,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3、央行:当前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2025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提升风险监测的广度和深度,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效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将进一步提升。
4、央行:2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6670.1亿元央行数据显示,2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6670.1亿元。国债发行9775.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3057.3亿元,金融债券发行8343.0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8058.5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5.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7131.2亿元。截至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0.5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59.3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2万亿元。分券种来看,国债托管余额34.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48.9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41.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3.3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1.1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20.1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1547.4亿元。
5、央行:2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4.4万亿元3月28日,央行公布2025年2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4.4万亿元,同比减少31.3%,环比减少14.3%;债券回购成交91.8万亿元,同比减少13.3%,环比减少16.4%。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46.1万亿元,同比增长49.5%,环比增加7.2%。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95%,环比上升9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2.00%,环比下降16个基点。
6、财政部:截至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80131亿元3月28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截至2025年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8013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8069亿元,专项债务312062亿元;政府债券478527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04亿元。
7、财政部:1—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8019亿元财政部发布2025年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2025年1—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801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051亿元、专项债券5968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1061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04亿元、专项债券10310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1863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355亿元、专项债券16278亿元。
8、国务院国资委:研究推出促进中央企业稳增长的增量举措国务院国资委3月28日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以“稳增长、稳价格、稳预期”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研判形势,听取企业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意见建议,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研究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政策举措。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对企业的关切和诉求逐一回应。他指出,今年以来,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延续了企稳向好态势,企业实现增加值、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国务院国资委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延续稳增长十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前瞻性,研究推出促进中央企业稳增长的增量举措。
富宝资讯免责声明:
本网站“企业报价”是生产企业的公开销售价或采购价(如出厂价、挂牌价、出栏价、收购价等),有时生产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实际成交价格,仅供参考。
本网站发布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发布的原创或转载内容旨在传递更多行业动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依据以上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由行为人自行承担。